武际金教育碎思(346)——让孩子给他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2017-03-20 08:53:00    作者:武际金   来源:大众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提要]今天在校园里又遇到了升升(化名),一个很让人可怜又痛心的孩子。父母离异,跟着父亲。可又屋漏偏逢连夜雨,父亲又建立新家庭,离开村庄居住,把升升一个人留在老屋里度日。虽有姑姑经常探望照顾,但大部分时间是刁然一身,几近无依无靠。因为经常吃不上早饭,就有了所在年级的老师们给他买早餐的感人画面。

  今天在校园里又遇到了升升(化名),一个很让人可怜又痛心的孩子。父母离异,跟着父亲。可又屋漏偏逢连夜雨,父亲又建立新家庭,离开村庄居住,把升升一个人留在老屋里度日。虽有姑姑经常探望照顾,但大部分时间是刁然一身,几近无依无靠。因为经常吃不上早饭,就有了所在年级的老师们给他买早餐的感人画面。
  然而,就这个小男孩,在我的记忆里却难以抹掉第一次见到他时的样子:浑身脏兮兮,凡是露在外面的皮肤都被一层灰覆盖着,已经无法辨认其皮肤的本色。更令人记忆深刻的是他身上的那种怪味,洗澡对他来讲绝对是一件稀罕加奢侈的事情。这就是他给我留下的“第一印象”,这样的印象在之后的很长时间里也没有丝毫的改变,主要是这个小男孩在这方面基本没有太大的长进。
  今天遇到他,我又特意关注了他的穿着打扮和身体裸露部分的卫生情况,发现较之以前有了很大的变化。随后我找到了级部主任,进一步了解了他最近的表现和家庭现状。看来不能再以老眼光看待这个孩子了,他也在改变。
  之前对小男孩的印象之所以根深蒂固,是因为第一次面对面时给我留下的印象,这就是心理学上常说的“首因效应”,也即我们常说的“先入为主”,是指人在社会认知的过程中最先印象对人的认知和今后的交往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尽管这些第一印象有时候不能反映事物本质,但却是最鲜明突出、记忆牢固的,而且会对后续交往活动的进程造成较大的干扰。
  如果一个人在他人那里留下的“第一印象”是良好的、积极的,则周围的人就愿意与之接近,乐于与其交往,增加相互间的深度了解,并会影响人们对他以后一系列行为和表现的解释。生活中,很多人都经历过面试。在面试前,人们都会认认真真的“打理”一下自己,理一理头型,化一化淡妆,整一整服饰,提一提精神,这就是在为给别人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做充分的准备。
  反之,如果一个人在他人那里留下的“第一印象”是负面的、消极的,令人反感的,人们就会想法远离他,即使由于各种原因难以避免与之接触,人们也会留有戒心、表情冷淡地对待他,在极端的情况下,甚至会在心理上和实际行为中与之产生对抗状态。还是以面试为例,如果一个人穿得邋里邋遢,不修边幅,精神萎靡地参加面试,相信不会有什么好结果,除非走了“狗屎运”,一般不会有奇迹出现。
  在家庭教育中,“首因效应”提醒家长在孩子成长的一些关键节点上,要特别注意不要让孩子跌倒在“第一印象”上,如孩子第一次进幼儿园、上小学、升中学、去大学,再如第一次串门访友、家庭聚会、社交活动,等等,要特别注意和提醒孩子注意个人形象,让孩子以整洁干净的外表和饱满的精神面对这一切,面对人生的各种第一次,莫让孩子输在这样的“起跑线”上。
  与“首因效应”相对的是“近因效应”,主要产生于熟人之间。就如今天遇到的升升一样,在一个校园里我们已经成为熟悉的人,由于最近时间发生在他身上的改变,令之前形成的“第一印象”发生了质的变化,可以用“刮目相看”来形容,这就是“近因效应”的结果。
  今天与升升又一次近距离相遇,不仅让我看到了发生在他身上的变化,而且让我再次反思“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这句话深谙的人生道理。我们不能老用一种眼光看待同一人和事,事物都有转变的可能,都有改变的时机,不能完全受制于“首因效应”,也要通过“近因效应”改变以往的“第一印象”,客观公正地认识人和事。
  在孩子教育过程中,作为教师、家长,也要学会转念,不能用固态化了的教育方式对待孩子们,要不断给孩子创造扭转不利印象的时机,让更多的孩子从外界原来塑造的定型“模板”中解脱出来。就拿这次发生在我与升升之间事情来说,我先是给了他一个略带夸张的表扬,然后请他来到我的办公室,2分钟左右的交流后,送给他一本书,算是他进步的奖品,并鼓励他继续保持,争取做得更好。
  他虽然没说什么,但他的眼睛已经与往常不一样,今天已经敢于直面我,从他眼神里我也看到了从来没有过的那种神采。一个孤零零的男孩,就这样撞进了我的世界,又是一份难以放下的牵挂。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向本网爆料,请拨打热线电话:0536-8797878,或登录潍坊大众网官方微博(@潍坊大众网)、潍坊大众网官方微信(微信号:weifangdzw)。
初审编辑:沈广安
责任编辑:焦雪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