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寒亭区文化和旅游局:坚持党建引领 促进文化振兴

2022-11-14 11:09:11 来源:  作者: 范素娟

  近年来,寒亭区全面贯彻乡村文化振兴总要求,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深入挖掘寒亭文化传统优势,创新探索“党建+文化”模式,着力推动党建与文化互促互融,促进了全区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大幅提升。

  党委领航,建强“三个阵地”。区委、区政府印发了《党建引领文化振兴实施方案》,成立由区委、区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的工作专班,坚持问题导向,加大财政投入,加快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

  一是建强城区文化阵地。由于历史原因,我区图书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今年,在区财政极端困难的情况下,新一届区委、区政府下决心投资4.6亿元开工建设了总建筑面积8.6万平方米的寒亭区文化艺术中心。该中心集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非遗馆等“六馆”于一体,建成后将彻底解决困扰我区多年的公共文化场馆落后局面,为群众营造一个高档次的公共文化活动环境。目前,该中心主体已经完工,预计2023年国庆节前投入使用。投资300万元,在城区规划建设5处城市书房,打造有温度、有情怀的城市阅读空间。

  二是建强农村文化阵地。先后投资1000余万元实施“两工程一评定”工作,即实施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提升工程、实施基层文化广场全覆盖工程、开展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星级评定,通过新建乡村大舞台、党员活动室、农家书屋、文化广场等场所,配备乐器、书橱、阅览桌椅等设施,打造集理论宣讲、文化教育、党建示范为一体的文化综合阵地,基层文化活动场所的硬件水平得到大幅提升。全区9个街道、405个村全部设有综合文化活动场所,90%以上的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达到三星级以上,覆盖全区的区、街、村(社区)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完善, “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 全面形成。

  三是建强传承教育阵地。深挖红色文化内涵,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修缮潍县战役指挥部、牟洪礼故居等革命旧址,建设潍县战役指挥部陈列馆、牟洪礼故居纪念馆等红色场馆,搭建爱国主义教育和党性教育的大课堂,实现红色文化育人功能。立足年画文化资源,与山东管理学院合作成立齐鲁年画研究院,牵头发起成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年画专业委员会,建成中国年画博物馆。为年画传承发展搭建起了展示的窗口、联系的纽带、交流的平台、合作的舞台。

  支部领路,推动“三大发展”。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指导文艺团队成立党支部,党支部联合成立文化振兴区域化党建联盟,通过党组织的有效整合,做到组织联建、活动联办、经验联学、服务联抓,实现资源共享、帮带协作、抱团发展。

  一是推动文艺繁荣发展。实施“品牌文化活动”创建工程,充分发挥文化振兴区域化党建联盟的作用,整合体育舞蹈协会党支部、京剧戏曲促进会党支部等各方资源,打造一批特色文化活动品牌,引领全区文化活动开展。目前,全区已形成了唱响寒亭、舞动寒亭、画乡文化旅游节、风筝年画艺术节、杨家埠民俗灯会等一批叫得响的文化活动品牌,每年开展各类文化活动5000余场次。高度重视文艺创作,区委宣传部牵头组织拍摄了电视剧《铸匠》、电影《海生稻香》《断线之后》等,创排了吕剧《柳毅传说》等,其中电视剧《铸匠》先后在央视4个频道播出,首播连续18天位居同时段收视率第一。

  二是推动非遗创新发展。引导特色文化单位党支部与文化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免费为企业提供技艺培训、创意指导、产品代销等服务,使民族传统技艺得到生产性保护和活态传承。西杨家埠村党支部与山东谦和文创公司合作,将年画、风筝等民俗文化元素融入日常生活用品中,开发出了文化衫、抱忱、鼠标垫等系列文创产品,深受游客欢迎。杨家埠木版年画研究所党支部积极推动非遗与数字融合发展,开发了首个杨家埠木版年画数字藏品——“镇宅神虎”和“财宝满堂”。

  三是推动文旅融合发展。依托风筝、年画两大国家级非遗项目,西杨家埠村党支部积极发展民俗文化旅游,改造提升大观园景观设施,举办杨家埠民俗文化灯会,杨家埠民间艺术大观园成为山东千里民俗旅游线上的重要一站,年接待中外游客100余万人次;积极应对旅游业发展的新形势、新挑战,与潍坊滨城投资公司、北京伟光汇通文旅投资集团合作,整合杨家埠民间艺术大观园、梦里水乡、梦想小镇等资源,建设杨家埠国际风筝旅游度假区项目,打造潍坊中心城区文旅产业新引擎。

  党员领跑,培育“三支队伍”。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培育乡村文化队伍作为重中之重,创新自主培育和人才引进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培育文艺演出、文物保护、非遗传承三支党员带头的文化志愿服务队伍,为文化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一是培育文艺演出队伍。创新“区文化馆指导+街道组队+党员授课+群众学习”模式,区文化馆选派优秀党员文艺人才到各街道巡回培训指导,各街道成立红色文艺轻骑兵队伍,经常性地进村巡演;各村组建由党员带头的文艺志愿服务队伍,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目前,全区村村建有文艺志愿服务队伍,其中有2支队伍荣获“山东省优秀文艺团队”称号。蝶园社区在全市首创“红蝶爱心存折”,对积极参加文艺演出活动的志愿者进行积分奖励,积累一定积分后可以在社区“爱心超市”兑换生活日用品。

  二是培育文物保护队伍。建立村支部书记为队长、党员为骨干的文物巡管员队伍,全区38处区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每处都有一名党员担任文物巡管员,每周巡查一次,发现问题及时上报,不可移动文物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发挥区博物馆党支部的作用,开展“党员讲党课、人人学业务”活动,加强对文物巡管员的业务培训,以讲促学、以学促用,提升了文物巡管员的素质。

  三是培育非遗传承队伍。针对非遗人才青黄不接的问题,将163名区级以上非遗传承人中的党员组织起来,成立党员非遗传承人队伍,义务为群众进行非遗技艺培训。对年画、风筝等国家级非遗项目,组建党员传习小组,定期举办培训班,传授传统技艺。依托党建活动阵地,设立非遗学堂、非遗传习室,组织党员传承人持续开展“非遗进社区、进乡村、进校园”活动,不断创新展演展示形式,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兴学助教、薪火相传、扶志扶智。出台非遗传承人经费补助政策,引进省级以上传承人5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