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创建“东亚文化之都”|山东寒亭:东方风来满眼春 忙趁“东风”放纸鸢

2022-04-25 11:22: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每当东风起,潍坊这座城市的上空就飘满了风筝。在潍坊寒亭,风筝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在政府扶持引导下,不断厚植内生动力,在坚守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洋溢着蓬勃发展的新气象。

  当下的寒亭,东方风来满眼春,越来越多的非遗项目像风筝一样,秉承着“守正创新”的精神,乘着潍坊市创建“东亚文化之都”的东风,在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相互契合中,以开发开放的姿态,展现着新时代的风采。

  品牌传承中奔涌内生动力

风筝制作传承

  3月1日,在寒亭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潍坊风筝代表性传承人郭洪利正在他的工作室里扎风筝,以竹条为骨,丝绢作衣。“龙头蜈蚣风筝,只有潍坊能扎出来,形神兼备,有神韵!”郭洪利介绍,龙头蜈蚣是潍坊风筝的代表,吻短口方,眼睛可以随风转动,既灵动有趣又不失威严。其制作工艺之繁杂、难度之高,堪称世界风筝之最。以龙角为例,一只龙角就需要13根料、37个夹子固定粘贴点。一个直径15厘米的龙头蜈蚣,一般需要157根料。

  “扎风筝来不得半点敷衍,必须每一张风筝都做到精益求精,功夫也扎扎实实地长在自己手上。”郭洪利放下手中的竹条认真地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更加意识到,要打造品牌,我们的风筝有签名、带防伪,有的还申请了版权。”

  品牌就是标准,就是影响力。

  同样把打造品牌作为主攻方向的还有潍坊天顺筝飞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华刚。“我妈妈是杨家埠民间艺术大观园的第一批风筝扎制学员,我高中毕业后也跟着她扎风筝。可以说我见证了潍坊风筝这些年的发展历程。”他认为,以前潍坊的风筝作为商品,过于普通,“一个模子,千篇一律,看起来不高档。”去年,他们与潍坊市的老艺术家们合作,一起创作产品。除了做工更精细之外,每个风筝都有身份标记,有设计师的简介和签名盖章。

  “我们想做潍坊的城市伴手礼,现在马上就下线第一批产品。”城市日新月异,这座城市代表性的文化产品也要跟得上城市的脚步。这位1986年出生的年轻人对未来目标非常清晰,“做拿得出手的潍坊风筝!”

  政府的政策引导、资金扶持是驱动文化传承的重要力量,但是非遗传承主体的内生动力也同样重要。

  “我制作了60年风筝,我把制作风筝当作使命,希望潍坊的风筝飞得更高更远。”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潍坊风筝代表性传承人、年近70岁的张效东说。

  持续擦亮的不仅是风筝品牌,还有潍坊的城市品牌。随着潍坊风筝飘向越来越远的天空,潍坊创新开放、包容大气、充满活力的城市形象也伴随着风筝飘向各地。

  为让潍坊风筝飞得更高、让潍坊城市形象更为深入人心,据潍坊国际风筝会综合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潍坊市要深入挖掘“世界风筝都”的品牌价值,切实做好风筝文创产品的开发与推广,立体化、多维度打造风筝文化IP,提升城市影响力。

  创新创造中重塑非遗生命力

风筝工艺品

  2020年,一款大型网络游戏上线了“轻风戏纸鸢”制作风筝互动游戏,近两天时间参与量就超过8000万次,玩家在游戏里共制作了几十万只风筝。

  郭洪利短短几十分钟的线上风筝制作直播,总在线观看人数达到650万人次……

  谈起风筝的传承与创新,郭洪利说:“在游戏里风筝皮肤的点击率超过一亿,但如果是在线下展会,一万人来看都难。在游戏里‘放风筝’是个好尝试。让非遗融入年轻人的生活,也是非遗传承的必经之路。”

  想要发展就必须在传承方式上有所创新,必须与时代紧密结合。

  “作为一名风筝制作传承人,我以前更多地把精力放在埋头研制风筝技艺、推动风筝文化交流等方面,恰恰忽略了对年轻人的关注和培养。”郭洪利坦言,通过与游戏团队合作,对于风筝制作这门技艺如何走得更远有了新的启发。他打算今后多开几场直播,也将积极参与到开发线上文创产品中去。

  张效东同样致力于给传统风筝赋能。他将高科技融入风筝制作,创新扎制了融声、光、电一体的动态风筝。他还善于开拓风筝制作题材,突出时代主题,如北京奥运会申办成功后,他扎制了庆奥运大型风筝;“神舟五号”“神舟十三号”发射成功后,他制作了大型“神舟五号”和天宫空间站模型风筝。在奥运火炬手选拔赛上,他带去的“奥运福娃”风筝,没有风也能飞,风筝不仅欢快地绕着赛场旋转,还唱着歌。为庆祝建党100周年,他扎制了渡江战役风筝……潍坊风筝在守正创新中一遍遍刷新着人们对传统风筝的认知。“民间艺术就是要在创新中发展。”张效东说。

  道虽迩,行则将至。这是潍坊非遗传承的精神,也是风筝这个非遗项目在一代代人手中生机蓬勃的密码。

  以开放的姿态让风筝飞得更高更远

龙头蜈蚣风筝

  潍河穿城而过,不喧哗,自有声。市场是检验非遗项目生命力的重要标准,也是非遗活态传承的重要路径。如何为潍坊风筝开拓更广阔的市场?主动走出去!

  在双循环格局下,非遗项目也要积极融入外部大循环。郭洪利的风筝出口额每年能到100万元,他还到过30多个国家和地区宣讲风筝文化。郭洪利觉得,相对于获得经济收益,自己更在乎的是能以自己的方式和努力,传承好风筝制作技艺,讲好潍坊故事、中国故事。

  从简单的白纸糊身、红纸糊头,不画一笔、不染一色的蜈蚣风筝,到色彩缤纷、绘金描银的九头神龙风筝;从构思奇妙的二龙戏珠到空中蹁跹的“哪吒闹海”……潍坊风筝作为鲜明的地域名片,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和智慧,在不断创新创造中飞得越来越高、越来越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