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上午,市政府新闻办在金茂大酒店举行新闻发布会(政策例行吹风会),邀请市民政局主要负责同志解读《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有关工作的通知》有关政策。
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2020年,我市2次提高低保和特困人员供养标准,城乡低保标准分别达到每人每月719元、537元,较上年末提高139元、104元;城乡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分别达到每人每月935元、760元,较上年末提高65元、177元,困难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持续增强。截至2020年底,全市共有城乡低保和特困供养人员11.08万人,较上年末增加9120人,累计支出低保和特困供养资金6.14亿元。
据介绍,《通知》确立了“用2年左右时间建立健全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救助为主体,以社会力量为补充,以信息化为支撑,分层分类、城乡统筹的社会救助体系,到2035年实现社会救助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总目标。明确提出要加快构建起以夯实基本生活救助、健全专项社会救助、完善急难社会救助为主体、推动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的分层分类的救助制度体系。
《通知》还提出了积极开展法律援助、司法救助、取暖救助、困难职工救助、农村贫困妇女“两癌”救助等关爱服务措施。《通知》指出,要落实低保标准与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挂钩的动态调整机制,按照上年度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25%—35%和35%—45%动态调整城乡低保标准;并要求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不低于低保标准的1.3倍、特困人员照料护理标准按照上年度最低工资标准的1/10、1/6、1/3确定。《通知》强调,到2021年年底前要建立起县、镇、村三级衔接互通的社会救助工作网络,积极探索运用“一网通办”总门户和“爱山东”APP,逐步实现社会救助事项“指尖办”“掌上办”。
《通知》还提出了积极开展法律援助、司法救助、取暖救助、困难职工救助、农村贫困妇女“两癌”救助等关爱服务措施。《通知》指出,要落实低保标准与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挂钩的动态调整机制,按照上年度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25%—35%和35%—45%动态调整城乡低保标准;并要求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不低于低保标准的1.3倍、特困人员照料护理标准按照上年度最低工资标准的1/10、1/6、1/3确定。《通知》强调,到2021年年底前要建立起县、镇、村三级衔接互通的社会救助工作网络,积极探索运用“一网通办”总门户和“爱山东”APP,逐步实现社会救助事项“指尖办”“掌上办”。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快法治政府建设,近日,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印发《潍坊市争创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工作实施方案》,力争年内成功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详细]
留住身边的感动,用“小行动”传播“大价值”,传递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潍有正能量”正在讲述发生在潍坊的温暖故事。《潍有正能量》是大众网·海报新闻开通的暖心栏目,如果您发现了身边的好人好事,请联系电话0536-8797878。[详细]
根据《山东省中小学教学基本规范》(鲁教基发〔2015〕6号)《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21年中小学寒假安排有关工作的通知》精神,为加强社会监督,及时纠正中小学不规范的办学行为,省教育厅今天面向社会公开规范办学行为举报电话和邮箱。[详细]
1月20日,潍坊市人社局下发《做好春节期间农民工稳岗留工和服务保障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县市区、市属各开发区人社部门组织开展灵活多样的服务保障活动,采取五方面举措确保春节期间农民工稳岗留工,以应对当前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详细]
1月21日,记者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了解到,自然资源部办公厅近日印发通知,公布了全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名单,寿光市营里镇、安丘市辉渠镇成功入选,成为国家级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乡镇。[详细]
近日,中国博物馆协会公布了第四批国家一、二、三级博物馆名单。我市昌邑市博物馆、寿光市博物馆、高密市博物馆入选第四批国家二级博物馆名单。[详细]